六朝东海何氏家族考论
2023/5/16 来源:不详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何伦南渡江,与何无忌、何承天、何长瑜、何承嘉、何僩、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等组成一个六代近二十个家族成员的以武功起家,以文学著称于世的家族群体。六朝东海何氏的历史几乎是从南渡。
相比于南迁的北方世家大族,东海何氏家族是典型的新起门户,次等士族。他们走向政治,步入官僚可利用的资源和社会基础更为单一。但东海何氏却凭借出众的文事才能获得社会声誉名望,成为儒雅缙绅之家,具有相当的个性。
地域环境与文化氛围
东海郡在历史上经历过地域变迁。西晋时东海郡和琅琊国、城阳郡、东莞郡、临准国、下邳国、彭城国、广陵郡并属于徐州。
少昊是鸟师,为民师而命以民事,主管农业生产。后来成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炎”地。周朝时封炎族首领于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战国初,郯国被越国灭亡。秦时治郯县,故地在今山东郯城一带。
郯县地处沂水东岸,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系沂蒙山区冲积平原,郯县的社会生产就比较发迗,并且注重礼乐文化。考古人员在郯城县大埠二村、郯城二中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制造品,有铜凿、铜削刀、铜锛和铜锯等生产工具以及种类丰富的礼器(鼎、豆、鬲等)、兵器、车马器(车辔)、乐器(八件编钟)和饰件等。
郯子说这是自己的袓先少昊帝的事,知之甚详。这一记载不仅介绍了郯人的祖先少昊,也详细说明了少昊时代的职官典章制度。可见郯国非常重视保存和继承袓先传下的制度文化,也显示出郯子国君博学好古的才华。据说郯子还是一个德善之人,恩施国家,百姓自然教化,使得郯地文化得以发展,民风淳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其实当时郯国是东方的一个小国,政治实力弱小,国君亲自向鲁国等大国朝拜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凭借郯人重学重礼的地域民风,这个小国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名声。
韩愈《师说》的“孔子师郯子”即来自于此,郯子的思想对孔子有一定影响。后世史家多认为《孔子家语》为伪书,但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历史史料。在郯国常能邂逅谈论思想、沟通礼乐的天下贤士,这里重学重礼的风气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东海何氏侨置的地点,史书并未作明确的记载。不过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一些疑问的解答,试考之。因此选择一个可以根据时局变化,随时做出反应的地方就近避难,应该是当时大多数南迁家族的想法。而南徐州位于北人南下的交通要道,是最便利的南迁之所,也是侨寓的首选之地。
京口则是南徐州的州治所在地。京口是长江下游的江南重镇。自然地理上是一个美丽的山水城市,境内分布着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茅山等著名的山峰和园林,环境清幽雅致,也是隐逸佳地。文化地理上,京口是南北交通要道,从远古至商周时代,京口一直处在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边缘地带,同时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
六朝时期,作为侨寓人口最密集的场所,北方移民对京口影响很大,这里成为本地吴文化与南下北方文化不断冲突及融汇的地带。区域地理上,京口是南徐州的州治所在地,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吴时,孙权坐镇京口以巩固江南的领土并向西发展。东晋时大司马桓温以京口要地,其兵可用,不欲郗愔居之。英勇的北府军也是在京口发轫,刘裕、刘毅、何无忌等在京口起兵讨桓玄。宋、齐、梁、陈各朝,皇帝给南徐州委派的刺史几乎都是皇家子弟,区域地位不言而喻。
可见,京口作为六朝时期的侨民萃聚之地,文化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事功精神和尚武精神是其典型特征。东海何氏侨居京口,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
家族世系与士族地位
因此,弄清东海何氏的门户地位是认识这个家族发展道路及其家族成员文化选择的基础。与可上溯至汉代的旧门相比,东海何氏可追溯的历史只能算到西晋末年,属于典型的新起门户。
何伦是晋末南下的北方武将,属于陈寅格先生所谓的中层阶级或次等士族。据《晋书》,何伦在战乱中“抄掠宫寺”、“劫取财物”、“所经暴掠”^积聚了一定的财富,但随着东海王势力的消退,一路南下奔逃,钱财与势力一起消耗溃散,至何承天时已经相当贫弱。南渡之后,东海何氏虽居京口,但境遇较差,不仅不能和侨居的大族相比,也比不上外家徐氏,只能属于次等士族。
一般说来,一个家族的门第状况也可以从家族成员的婚姻、仕宦情况中看出,婚姻方面,除了何承天之父与东海徐氏,何承天之女与东莞刘氏结姻,史中并无其他记载。可见何氏门户低微,姻亲脉系平平。仕宦方面,何氏成员多仕途不顺,身居浊官之流。何承天起家之路不易,三仕三解,虽然刘宋时期位至御史中丞,但因性格耿介和职掌所在,曾与朝臣“累相纠奏”,坐事白衣领职。
南齐时,何僩以才著闻,但宦游不达。梁代,何逊十载一职,职不过记室,位不过幕僚。此外,何氏成员的官职多为县令、录事参军、记室一类,繁忙,官位不高,升迁不顺。至于何承天的御史中丞和何思澄的治书侍御史,也是侨居高门不屑担任的浊官。
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纠弹不法,宋四品官,虽然位高权重,刘宋时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僧朗曾被任命御史中丞,从东海何氏南渡先辈之身份地位及何氏成员的仕宦情形来看,这一家族应该属于次等士族阶层。不过,士族地位是影响家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个性和主观能动性。
可见,家学、礼法、门风也是影响士族极为重要的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学归私门,小族之男子若是才器著闻,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政治及社会地位。学业之因袭则是形成优美门风的基础。东海郯地向来拥有浓厚的重学重礼文化传统,东海何氏在战乱年代一度崇尚武力,但至何承天又从母系亲族继承了外家徐氏的儒雅家学。总体上看,从何承天开始,东海何氏走上了一条次等士族的文化兴宗之路。
家族门风与性格好尚
魏晋南北朝时期,何氏同一姓族存在庐江、东海、陈郡三大郡望。郡望者,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之贵显家族。东海何氏的家族门风,可从何氏三大郡望的家风比较中看出。
魏晋南朝时期何氏最大的郡望是庐江何氏,先袓最早可追溯自曹魏后期的何桢,西晋时何桢官至尚书光禄大夫。庐江何氏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理想。且善于通过与皇室、高门联姻取得政治地位与权力。
相比庐江何氏有一个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发展过程,陈郡何氏从第二代开始就沉溺于骄奢腐败,直至灭亡无遗,实在可惜。
东海何氏郡望形成较晚,大致在刘宋时期,且支脉分散,主要分何承天、何无忌两支。和陈郡何氏一样,东海何氏也是武功起家,但形成了好礼重孝,儒雅尚文的家族门风。何承天是奠定家风基调的人物,对礼学和孝经有较深的研究。他曾整理《礼论》,任管理礼乐典章制度的太子率更令,并修撰朝廷礼乐仪注。
东海何氏家族成员耿介褊直、呈才任气的性格对他们的人生仕途和家族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语
东海何氏发源于礼乐儒雅之地东海郯县。晋末何伦经历八王之乱,渡江南迁,后侨寓移民萃聚的京口重镇。因此,东海何氏家族既有儒家礼孝文化的基因,又受到尚武风气和事功精神的影响。何氏家族成员博学多闻,才华横溢,但在性格上又多有耿介褊直,呈才任气的特点,何承天、何长瑜、何逊是典型代表。
对比何氏三大郡望,庐江、陈郡形成较早,东海何氏是典型的新起门户、次等士族。庐江何氏依靠与皇室、高门联姻,沾被恩纪。
自曹魏至南朝宋齐梁间,门户兴盛,政治地位显赫。陈郡何氏凭借何曾在废曹立晋中的重要作用获取公爵,权倾一时。但门风豪奢,“永嘉之乱”中惨遭灭族之祸。东海何氏历史较晚,武功起家,文化兴宗,并逐渐形成好礼重孝、儒雅尚文的家学传统。
东海何氏支脉比较分散,宗族成员的纽带关系难于仔细辨清,但何承天一支最富盛名。从何承天开始,东海何氏由尚武转为崇文,之后家族成员多博学多闻,文事出众,儒雅好文的家族传统逐渐发扬光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