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郯城的红花埠,地处苏鲁交界处,在古代

2022/10/19 来源:不详

从临沂市郯城县的城区出发,沿着国道(山深线)向南行驶,走大概四十里路,会来到一个叫做红花埠的地方。对于喜欢自驾游和骑车远行的朋友来说,红花埠这个名字应该比较熟悉,因为这里地处苏鲁交界处,过了这里,就出了山东省,到达江苏省新沂市的地界了。

如今的红花埠村,是个名副其实的交通要道,除了国道之外,京沪高速也从这里经过,这里虽然是一个村,但四通八达,也挺繁华。

红花埠村交通位置的重要,不是从现代开始。在古代,这里就是苏鲁边界上有名的驿站,明清时期的史料屡有关于红花埠的记载。

关于红花埠村的历史,《乾隆·郯城县志》载:“红花埠,县南四十里。《寰宇记》,梁天监二年僮县(今江苏省沭阳县)人张高等凿渠引水,溉田二百余顷,俗称红花水埠得名此”。据此,该村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年间(~年),时称红花水埠,后简化为红花埠。明、清设有驿站。红花埠是临沂有名的谢姓村落,根据碑文记载,这里的谢姓是明初从浙江绍兴府迁来。

红花埠驿站地位的重要,在《大清一统志》中如此记载:“红花埠、垜庄并为南北孔道。”而根据清雍正年间编纂的《山东通志》记载,郯城县曾专门在红花埠设立了驿丞一员,清朝初年才裁撤。

后来驿丞虽然裁撤,但红花埠的地位没有降低。当时这里属于清军山东绿营台庄营的防区,台庄营还专门安排一部分人马分防红花埠汛。

因为南北孔道的位置,清代康熙和乾隆两朝皇帝在南巡时都有经过红花埠的记载。如《钦定南巡盛典》记载,乾隆四十五年的南巡时,山东巡抚提前奏报路线,称:“圣驾南巡经由东省,自直隶交界入山东徳州境,至县之红花埠出境,计陆路八百二十一里,分为十四站。”在康熙帝南巡时,也有江南省大员提前到红花埠迎驾的记载。

当然,在历史上,经过红花埠的人不仅有帝王,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他们也留下了诸多的文字记载。

清代的李鼎元在嘉庆五年出使琉球时,曾南下经过红花埠,他在《使琉球记》中说:“郯城红花埠驿,食。驿为山左、江南界,街长三里许,尽茅店,屋绝少;恐赏物为雨所湿,遂宿焉。是日,见道旁密种皂角树。树既多刺、实又不可食,可避人马之扰;道旁有田园者,可取以为法。”通过这段记载,后人也可以想象到两百多年前红花埠的样子。

清代的《敬业堂诗集》中也收录了一首题为《红花埠遇雪》的诗,曰:记得芳时几度经,冲寒明发又城。桥边雪意诗催就,须上冰花气结成。堠馆迎来风北向,乡程让与雁南征。敝裘或有天怜分,只费残冬半月晴。”

而在有名的《聊斋志异》当中,红花埠也曾登场。《莲香》这一篇,写的就是沂州人桑晓在红花埠驿站的见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