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捉虫记

2024/10/2 来源:不详

太阳跳出地平面,山东济宁金乡县周油坊村的村头,麦田在熹微的晨光中仿佛刚刚苏醒。

2月21日,山东省邹平市高新街道周东村种粮大户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在专业合作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麦苗镇压作业。新华社发董乃德摄

“吱——”急促的刹车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金乡县科技特派员、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科科长刘奎成从车里匆匆走下来。放大镜、笔记本、捕虫网、镊子、笔……核对好工具,刘奎成一头扎进了田里。

“村民说田里的蚜虫多,我一早就赶来看看。1、2、3……13,你看,这20株小麦共有13只麦长管蚜。”麦田中央,刘奎成选了20株麦穗,取出放大镜,仔细观察:“麦长管蚜、麦二叉蚜,这是禾缢管蚜……”他一边数着,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

放下笔记本,刘奎成又拿出捕虫网,在贴近麦芒的上空挥舞了两圈。收网后,他麻利地拿出镊子,用弯曲的镊头轻挑出网中的小虫:“这一网,中蚜茧蜂2只,食蚜蝇1只,瓢虫……”

在麦田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刘奎成看着本子上的数据,微微皱起了眉:“结合最近的气象数据,麦蚜很可能会大发生。必须马上编制防治预报!”

5月5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农民在查看小麦长势。新华社发张春雷摄

“不过,不用担心,有了准确的病虫害监测与预报,适时用药,粮食稳产丰收不是难事儿!”刘奎成一边收好工具一边说,“我们做科技特派员的,就是要给农民朋友们吃颗‘科学定心丸’!去年也是我们县先发现了小麦条锈病病点,及时控制了蔓延,全县33万亩小麦大丰收呢!”

(本报记者赵秋丽李志臣)

来源:《光明日报》(年05月25日01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