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奏响乡村振兴乐章记郯城县
2025/3/16 来源:不详大众网记者宋晓豪见习记者张晨曦通讯员刘从壮临沂报道田畴好“丰”景,乡村气象新。从白墙青瓦、绿树花香的村庄,到田地里郁郁葱葱的“五彩水稻”;从正在自家院里直播出售土特产的农村电商,到在村里广场上休闲玩乐的父老乡亲……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在郯城大地徐徐铺开。郯城县花园镇刘湖村两年来,郯城县省派第五轮第一书记坚持“驻郯为任、兴郯为业、以郯为家”,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为突破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认真履职尽责,坚持不懈抓管理、强服务、聚合力、促提升,统筹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蒙好例”贡献第一书记力量。抓党建促和谐,夯实基层强化治理加强基层党建,统领乡村振兴。新发展党员个,调整选配党组织书记24个、“两委”成员20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个、后备人才个,整改村级党组织存在问题92个,指导召开党员大会次,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次。丰富学习内容,提高思想觉悟。组织收听收看党的重大活动次,开展宣讲次,组织党员群众学理论、学政策次,参加技能培训次,组织送政策下乡活动次,外出学习考察人次。强化乡村治理,维护和谐稳定。健全完善管理制度94部,帮助新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5个。“四议两公开”决策事项次,指导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次,指导制定完善村规民约30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条,制定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22个,实行网格化管理村个。郯城县马头镇省派第一书记光伏电站项目兴产业谋发展,着力推进强村富民聚焦发展需求,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党员名、群众户,召开座谈会次。制定村庄发展规划31个,新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8个,吸引、培养产业发展人才人。聚焦资源整合,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项目48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8个,解决农村群众当地就业人,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余万元,帮助争取政策性资金和社会投资.25万元。发挥派出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利用派出单位资源优势,发挥“一人驻村,集体帮扶”作用。累计协调各类项目资金30多亿元,为县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郯城县红花镇省派第一书记幸福小院纾民困惠民生,聚力共建和美乡村抓民生完善促优质服务。帮助改建卫生室1个,新建养老服务场所4个,危房改造22处,硬化村内地面平方米,安装路灯盏,实施规范升级农村厕所户,新建、改建文体设施45处,解决水浇地亩。抓难题破解促人民幸福。化解矛盾纠纷问题个,帮助特殊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个。抓慈善助农促共同富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户,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次,为农村书屋新增书籍册,志愿服务次,开展“四德工程”活动次,移风易俗活动个。沂蒙助学行动向38名困难学生代表发放了助学金,共计元。沂蒙孝老行动向29名百岁老人发放孝老金,共计元。“99公益日”捐款活动共筹集善款1.61万余元。郯城县花园镇朝阳村党群服务中心定制度明职责,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党建引领驻村帮扶。成立郯城县省派第五轮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制定请销假制度、每两周工作例会制度、每两周信息报送制度和离郯报备制度,为驻村帮扶工作规范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召开27次工作例会,深入学习省市专班会议精神,对阶段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确保靶向发力。完善运行考核机制。建立第一书记考核机制,开展36次专项工作督查,召开座谈会25次,印发工作简报22期。强化日常管理激励。3名第一书记工作入选《省派第五轮第一书记工作案例选编》、3名第一书记获评临沂市“最美第一书记”称号、1名第一书记被评为郯城县“担当作为好干部”、1名第一书记荣获全省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大赛三等奖。创新机制提质增效。建立省派第一书记与县直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整合县直各职能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省派第一书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县领导统筹沟通协调优势,帮助第一书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省派第一书记工作机制。选派部分关心乡村振兴工作的人大代表联系省派第一书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郯城县港上镇省派第一书记“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站”郯城县省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暨观摩交流活动“一”横着是扁担,代表担当,竖着是标杆,代表示范。两年来,利用上级专项资金万元,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吸引各类社会资金30多亿元,有力助推郯城县乡村振兴事业发展。郯城县省派第五轮第一书记不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以真情聚民心、以实干促发展,悉心擦亮“第一书记”品牌,为实现“农村有看头、农业有奔头、农民有劲头”履职尽责,把答卷写在古郯大地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