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老团歌,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传唱至
2023/3/4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https://m-mip.39.net/nk/mip_4611049.html
主播君的话
在沂蒙大地,曾有这样一群青年在革命老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谁,又有怎样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一首歌来了解~
05:53视频里孩子们唱的,是《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
关于青年救国团,以及这首歌,得从更早些时候说起。
临郯青年救国团成立
年1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共青团中央积极响应党的主张,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提出共青团要成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青年团。
年2月
临郯“抗日民族解放促进会”与“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合并为第五战区临郯青年救国团。
年3月
中国共产党党员丁梦孙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从济南来到三重村、丁庄一带宣传、发动群众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救国斗争。
年4月
临郯地区成立的数十个“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和“抗日民族解放促进委员会”改名为“临郯青年救国团”各分团组织。
年5月,临郯青年救国团县团部成立,下设十个分团,丁梦孙任常务,孙明光任组织部长,刘觉亭任宣传部长。
山东省郯城县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原主任宋保武介绍,当时成立临郯青年救国团之前,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派来了五名干部到临郯开展工作,就有后来的《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曲作者沈淇生和他的爱人。
“临郯青年救国团成立的时候,有37个分团,总团在临沂,其中7个就在我们郯城。”宋保武说,鲁南重镇马头镇,就有2个,分别是7团和22团。
抗日工作如火如荼开展
临郯青年救国团是共产党直接领导,以先进青年为主体,包括工人、农民、妇女、少年儿童在内的抗日群众团体。
临郯青年救国团县团部成立后,为提高团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充分发挥他们在抗日救国中的骨干作用,根据临郯县委指示精神,县团部开办了“临郯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对各分团的团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
然而,早期丁梦孙开展工作的条件却十分艰难。
临郯青年救国团成立之初,丁梦孙继续以货郎身份走村串巷开展工作,晚上住在徐奎元家。
当时,前黄山村(今罗庄区黄山镇)有个大户人家,当家的徐奎元,身兼黄山乡乡长、联庄会会长等职,手握着李庄、黄山等多地的土地账簿册。
当丁梦孙向徐奎元表明来意后,徐奎元不仅答应支持革命,为了做好掩护,还认他做了义子。
随着临郯青年救国团队伍的壮大,徐奎元为抗日主动献出了土地账簿册,很好地解决了这支抗日队伍的后勤保障问题。
不仅如此,徐奎元还介绍丁梦孙到其亲家所在的庄坞(今属兰陵县)开展工作。期间,他曾邀请徐奎元在临郯青年救国团内担任领导职务,徐奎元考虑到各个方面问题,虽婉言谢绝,但引荐了儿子徐洪恂、侄子徐洪贵两位热血青年参加临郯青年救国团。
徐奎元自己虽未直接参加,但作为联庄会会长,他积极组织抗日,在各村主动搜集并及时汇报日军“扫荡”动向,便于村民及时转移。他还向临郯青年救国团输送优秀人才。
宋保武介绍,年2月,丁梦孙创作了《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的歌词,沈淇生擅长音律,当时住在马头镇知识分子高姓人家,沈淇生负责教授高家孩子读书唱歌,他看到歌词后,就谱成了曲。《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由此诞生。这也是抗战时期山东鲁南地区最早诞生、广为流传的一首青年抗战歌曲,激励着当地广大青年积极参加抗战。
“苍山浮着白云,沂河流着黄金。我们为了生存,下定了抗战的决心。我们活泼勇敢、朴实坚定,更有牺牲的精神。团结临郯的青年,大家一条心……临郯的青年,青年!向前进!进!”在《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的鼓舞下,青救团抗日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
一曲红歌传唱至今
年11月师解放马头,年10月,马头镇成为鲁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此歌曲后来更是在鲁南地区37个分团纷纷唱响。”宋保武说,这对鲁南军民抗战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振奋人心。
虽然宋保武不会唱这首歌,但是他曾多次听到曾在团郯城县委工作过的抗战老八路秦保华老人唱。“当时他经常到研究室交流党史研究工作,也唱过这首歌,歌曲很好听,也很振奋人心。”
后来,山东省派马头镇乡村振兴服务队,自派驻以来,就注重深挖马头古镇的红色文化基因。队员周朝启充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先后整理上报红色不可移动文物15处,红色文物1件。马头镇“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诞生地就是其中的一处重大发现。郯城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还将此诞生地列为郯城县重点抗日战争遗址。
如今,在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教育过程中,团郯城县委、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山东省派马头镇乡村振兴服务队联合开展《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传唱活动。邀请著名作曲家刘保忠,以《临郯青救团团歌》为蓝本创作改编原创混声四声部合唱作品《又见临郯青救团》,由郯城县教体局青年教师合唱团演唱完成。
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