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八蜡庙溯源兼谈刘猛将军民间信仰

2022/5/19 来源:不详

北京什么湿疹医院好 http://pf.39.net/xwdt/210706/9150598.html
感谢您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现在的八蜡庙遗址,地处县城中心地带,仅剩下一方深深的大汪塘,四围皆为民居,周边遍植高大茂密的萧萧白杨,已经别无旧物可寻。

先秦时期,人们受到“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产生了很多神灵崇拜,如对祖先的崇拜,对天神地祇、日月星辰以及动植物等自然神的崇拜,并且根据季节和时间的不同安排各种祭祀活动。其中“腊祭”和“蜡祭”,是古代岁末年终(冬季)两个重要的祭祀活动。根据《周礼》,“腊”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别。《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所祭有八神也”。“八蜡”是指除虫捍灾御患的八种神祇(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依次为:神农氏、后稷、督理农事与田法的官员之神、督农官在田间的办公处所之神、猫神和虎神、堤防神、水沟神、昆虫神),都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神祇,分别承担开辟道路、保护禾苗、坚固提防、抗旱排涝和驱除虫鼠的职责,一直被视为农业生产的综合保护神,分工明确。蜡祭是对保佑农业生产诸神的答谢,所以场面非常热闹,形同狂欢。上古时代,伊耆氏早巳祭祀“八蜡”。孔子曾以嘉宾的身份参加了鲁国的蜡祭(《礼记·礼运》)。子贡在观看过蜡祭后,孔子问他是否快乐。子贡回答:“一国之人皆欣喜若狂,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快乐的。”孔子说:“人民辛苦了一年,才有这一天的享乐,其中的道理不是你所能明白的。这就是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从而可以看出,这实际上是一个庆祝丰收的日子。秦汉以后,蜡祭和腊祭有时还分别举行,但已出现蜡、腊不分,逐渐混同的现象。各地州县都建有八蜡庙,享受官方祭祀,蜡祭活动十分隆重。古代科学不发达,没有杀虫药剂,农民对“数千里间草木皆尽”的蝗害望而生畏,束手无策,故对虫神的祭祀,尤为重视且虔诚。仅从“蝗”字所取的是“虫王”之意,可见古人对其畏惧之心。每当发生蝗灾的年份,人们都去烧香祷祝,顶礼膜拜,祈求灭蝗有功的神灵大显神通,驱逐蝗蝻,不再损害庄稼。江淮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百谷的农民,笃信神灵可以驱蝗保穑,在每年农历腊月农事完毕之后,就带上丰盛的祭品,相约来到八蜡庙,虔诚地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答谢诸农神的保佑之恩,且唯恐祭祀不周,得罪了虫王蝗神而惹来报应。后来,民间将八蜡附会为专门驱除虫害的“虫王”,而八蜡庙也逐渐演变为主要供奉虫神尤其是蝗虫神的庙宇,于是民间祭祀活动久盛不衰。蝗灾是一种世界性的生物灾害,在《圣经》中有30多处文字提及蝗虫、蝗灾。在古代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蝗灾是与水灾、旱灾并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灾害频发,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特别是蝗灾,总是紧跟着旱灾而来,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啃食植被,造成粮食绝产、饿殍遍野,很多人被迫逃荒,流离失所。由于饥荒,导致流民遍地、战乱四起,形成恶性循环。据统计,从春秋到年的两千余年里,中国蝗灾年有多个,每5-7年就有一次大范围的爆发。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明末山东连年遭受旱蝗灾害,以至于“人相食”。从《清实录》的记载可见当时惨状:“飞蔽天日,塞窗堆户,室无隙地”“蝗食苗殆尽,人有拥死者”。有学者统计:清代年,没有蝗灾记录的年份只有14个,共有余次的蝗灾。年麦收时节,蝗虫大军汹涌而至郯城境内,继整个夏天的严重干旱之后,它们又扫荡了小麦仅剩的可怜收成,并在麦田里产卵,甚至前仆后继地爬下烟囱,用成千上万的躯体压熄炉火。从年冬到年春,郯城境内“兄食其弟,夫食其妻”“与其为人食,不如吾自食,稍延旦夕之命”,宛如人间地狱。《郯城县志》上写道:在乡下,就算最亲近的朋友也不敢在一起走进田野。嘉庆七至九年间(~),山东、河南连续爆发蝗灾,官府治蝗机制失灵,官差胥役滋事扰民,需索无度,“捕蝗之蝗甚于蝗”(清崔旭《捕蝗谣》)。山东巡抚铁保竟然奏称:“本省所属之郯城、兰山两县,有蝗虫自东南飞过县境,但并未停落。”来自海州的成群蝗虫只是飞来飞去的“过客”,忍饥挨饿而不落地,令人啼笑皆非,连嘉庆皇帝都断然不相信(《清仁宗实录》卷,嘉庆八年六月戊寅条)历经一轮又一轮的浩劫,“弹丸小邑”郯城地方凋瘠,百姓贫苦,“原不知有生之乐”。蝗灾危害如此之剧,无助的百姓只能寄希望于上天和神祇。“八蜡庙,即将军祠,由来久矣。直省郡邑皆有刘猛将军祠,畿辅、齐鲁之间,祀之尤谨。”(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四)此处将“八蜡庙”与“将军祠”划了等号,指出京城、河北、山东等老蝗区因蝗灾频仍,祭祀规格尤为隆重。执笔编纂《续修郯城县志》的乾嘉学者陆继辂指出,刘猛将军庙里供奉的刘猛将军就是刘承忠,吴川人,元末授江淮指挥使,弱冠临戎,江淮缉盗,安定社会秩序;挥剑驱蝗,卫护农业生产,“有功德于民”。当地民众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蝗灾,纷纷祈求“刘将军显灵”,于是出现了崇奉驱蝗正神刘猛将军的民间信仰。在《续修郯城县志》卷三秩祀“刘猛将军庙”条,陆继辂大书特书嘉庆十五年()发生这次蝗灾时时任知县的德政:“修志之岁七月,豆苗初茁,忽生虫,咬啮将尽。知县吴堦忧惧,无可为计,虔祷于猛将军,三日后,虫忽尽死,苗之已折者,别茁新茎,岁收无歉。”最早将刘猛将军信仰推向全国的是直隶官员李维钧。康熙乙亥年(),沧州、静海、青县等处飞蝗蔽天,当时身为直隶守道的李维钧一面加紧捕治,一面诚心向刘猛将军祈祷,蝗蝻遂未成灾,于是他奏请朝廷授予刘承忠“猛将军”之封号。乾隆年间增修《大清会典》时,将刘猛将军列为“驱蝗正神”,神主为刘承忠。道光十五年()又敕命各地建庙,郯城也建立了刘猛将军庙。自咸丰七年()起,朝廷屡次加封刘猛将军,至光绪十二年(),刘猛将军的封号全称为“保康普佑显应灵惠襄济栩化灵孚刘猛将军”,其塑像为少年,大概是与其“弱冠临戎”相一致的,祀礼规格已与护国神“关圣大帝”相同。据王植、张金城纂修《郯城县志》(乾隆廿八年刊本)卷六《秩祀志》记载:“八蜡庙在城外东北偏”“刘猛将军庙在北门内,有蝗灾则祭。”“《(大清)会典》府、州、县均设八蜡庙,春秋仲月十四日二次致祭。”(吴堦修、陆继辂纂《续修郯城县志》卷三,嘉庆十五年刊本),祭祀的时间也发生了变化。陆继辂说:“今郯城八蜡庙像被冕服者三,不知(神)农(后)稷而外又祀何神?”甚至发现连祭祀的偶像也搞不清是谁了。大约是有了刘猛将军庙专祀之后,村民又另择神明,估计是变成了道教尊奉的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庙。我的故乡安头村(沂河西岸、偏西北距郯城六十里)灵源寺旁边,也曾有一座古老的刘猛将军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倾圮),解放后被改造成完全小学,我曾经在那里读过五年书。村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尊刘猛将军的铸铁镀金像,约40公斤重。据老辈人讲,这尊刘猛将军不仅可以除虫御患,还可以祈雨降福,而且十分灵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村里有人借“破四旧”的名义将其扔到村北部的老堑堐,村民王全忠、杜玉才一起趁着夜色偷偷地驮到刘士仪家里,刘士仪又偷偷地将它埋到自家东汪塘边上,直到八十年代初才重见天日。临沂城内有一条八蜡庙街,北起兰山路,西南向,穿过洗砚池街,向南止于解放路。此街北端原有一座八蜡庙(民间讹称为“蚂蚱庙”),系清康熙年间所建,年拆除。蝗灾在中国逐步绝迹,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年1月,国家组建了由中国生态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挂帅的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团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治理蝗虫滋生地,科学防控,有效遏制,治蝗获得空前成功,人们从此走出千百年来恐蝗、畏蝗的阴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年6月16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