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故事44北沿汶的弦子戏
2023/2/21 来源:不详唐明皇李隆基不但是个皇帝,而且是一个具有较高戏曲修养的皇帝,被世代中国戏曲艺人供奉为祖师爷。有一阵子,一位新生的皇子日夜哭闹,所有的御医都没有办法,搞得明皇万分苦恼。一天,有一个照料的太监,无意间唱了一支家乡小曲,皇子立马停止了哭声。唐明皇龙颜大悦,便问所唱何曲,太监说家乡小调没有名字,唐玄宗随即赐曲名叫“耍小孩”,并亲自操刀,整理成一大曲牌——“娃娃”,后来逐渐积累,形成了一门宫廷大戏——弦子戏,在长安流传开来。沂南人颜真卿家族,和曲阜复圣府颜家是本家,当时在朝廷做官的很多,把弦子戏带回老家,这就是沂南弦子戏的本源。
梨园界的祖师爷唐明皇常桑行村颜氏谱碑(乾隆年间)颜真卿老家常桑行村,向北有条汶河,河边有个三面环水的北沿汶村。元朝末年尹从自东海(郡治在今天的郯城县城北)迁到这儿,经世代繁衍,尹姓成了沿汶村所在的张庄镇一带第一大姓,至今已经传到23世。到了清乾隆年间,村里出了个尹廷佩,做官做到沂水县(沿汶时属沂水县),是个超级弦子戏迷,致仕后在村里创办了弦子戏子弟班,尹元掌和尹元捷一生、一旦,技艺高超,是子弟班的顶梁柱,也成了当地梨园行的翘楚,使弦子戏风靡沂蒙。直到今天,不论是本县的界湖、砖埠、蒲汪、白石窝、岸堤,还是兰山的前洞门、徐庄,沂水的院东头,莒南的大店、后惠子坡、薛家窑,都承认北沿汶村是整个鲁南所有弦子戏的根。
尹氏族谱尹成恩老剧团汶河水三面环绕着北沿汶村,相对封闭的环境,让这个村的弦子戏较少受外来戏曲的影响,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据说弦子戏原来有一百多个剧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尹成家等老演员能完整记忆下来,号称“戏母子”,由于受当时条件和认识能力的限制,没能好好记录下来,随着他们的离世,大部分剧目已经失传。现在能完整留存下来的还有三十多个,代表剧目有《雀山搬兵》、《西湖游景》、《双龙关》、《珍珠衫》、《寒江关》、《阴功报》、《蝴蝶梦》、《三喜合》、《倒休》、《玉佩合》、《凤仪亭》、《大寒山》、《高老庄》、《破洪洲》、《御碑亭》、《闹书馆》、《会缘合》、《三姓楼》、《小书馆》、《改金牌》等。
年代剧照年代的戏班子合影和梆子腔、京剧、越剧不同这些板腔结构的戏不同,弦子戏是曲牌结构的,这就和昆腔、柳子腔、花鼓戏、采茶戏等一样了。采用曲牌体的剧种,一般宜于抒情,表现激昂情绪方面就弱了,因此,弦子戏主要以文戏为主,少有武场。北沿汶弦子戏曲牌丰富,以前有三百多个,目前能唱的也有一百个左右,其中,”娃娃、锁南枝、黄莺、山坡羊、朱云飞“是基本曲牌,行内称为五大曲,其他的曲牌唱腔尽管有所不同,但其规律与演唱风格和“五大曲”都是一致的。老艺人说,学会了弦子戏中的“五大曲”,就差不多能登台演唱弦子戏了。由于各个曲牌的句数、句式、旋律、节奏、宫调的不同,可根据不同的剧情和人物性格,选择运用,增强了表现能力。曲牌的唱词,多为长短句,句数、字数都有定格,比如拿《西湖游景》这出戏里贾玉蓉的“小调娃娃”:“奴本是女钗裙,俺好比俊昭君。月里嫦娥没俺俊。上穿石榴红兰袄,下裰百褶叮当裙,两道娥眉紧相衬。未行走文秀典雅,一支花走出房门。”第一、二句三三,第二三四五六句四三,七八句是三四。除四七句外都必须押韵,且一韵到底。因此写曲牌结构的剧本,对作者的艺术要求标准是很高的。
沂南县戏曲专家邹立祥在指导村民演出手抄剧本手抄剧本《珍珠衫》五大曲是历史的形成,是不断融合发展的。《白雪遗音》记载:“嘉靖初尚《锁南枝》……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初学语者,亦知歌之。”所谓“哗于市井”,显然是讲济南一带民歌俗曲广为流行的状况,连刚刚学会说话的男女儿童都会唱。明代万历进士王象春在诗集《齐音》中写道:“金线泉边是乐司,务头不唱旧宫词。山坡羊带寄生草,揭调琵琶日暮时”。可见“锁南枝”、“山坡羊”等曲牌,是当时已经广为普及。弦子戏在沿汶的发展过程中,难免融入不少当地的元素,如青阳腔、序子、罗儿、迷子、占腔等,都具有浓郁的沂南民间音乐风格,加上唱词和道白基本都是张庄沿汶一带的方言土语,非常有地方特色。到外地演出时,有人担心外地人听不懂土语念白,要改成普通话,其实没有这个必要。
尹纪周的老戏箱弦子戏行头扮装在角色分工以及造型艺术上,弦子戏和其他戏曲种类差不多,但它的唱腔非常别致,分为大调、小调两个大类。大调包括小生以外的官生、须生、老生、老旦的唱腔;小调包括小生在内的小旦、彩旦、青衣唱腔。大调用真本嗓刚劲、苍凉、圆韧;小调用假嗓,细腻、委婉、缠绵。唱腔又有五种调性——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时调,同一个曲牌的唱腔调性各异,如“娃娃”同是大调和小调的唱腔,越调和平调唱腔是不一样的,往往一个大曲牌就有十几种不同的唱法的唱腔,一些曲牌还有固定的唱词和衬词,讲究“八句娃娃七句飞,十二句的锁南枝,无呀不成飞”,过去有人形容它是“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安安”。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弦子戏的曲调婉转曲折、抑扬顿挫。最有代表性的是“青阳”腔,简直是空谷回音,优美细腻,动听入耳,能够表现复杂的思想感情,把温润含蓄的中式古典音乐的美发挥到了极致。
下场喝点水润下嗓子要上场了台上台下幕里幕外北沿汶的弦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当然是以弦子,这是弦子艺人自制的一种乐器,工厂没有生产的。它小于琵琶、大于柳琴,共有四弦,两根老弦,一根中弦,一根小弦,音色极为独特。村里尹作允的那把弦子已经传了5代,面皮换过三次,有着多年的历史了。除了弦子,还有曲笛、笙、管、二胡、京胡、唢呐、琵琶等伴奏乐器,以及皮鼓、堂鼓,响板、大锣、小锣、大钹、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弦子戏音乐伴奏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在较大的一些曲牌唱腔里,有固定重复的大过门,贯穿于所有慢板、原板类唱腔之中,从而把不同的曲牌有机结合起来,和演员的唱腔融合成一曲古朴典雅的人间胜音。
尹作允和父亲尹成亲尹作允祖传下来的老弦子伴奏乐队从尹廷佩开始,北沿汶就没断了戏班子,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一代代流传着。在田间、在地头、在松下、在柳荫,经常见到父子教习吟唱的身影。弦子戏已经融入了村民的血脉,成为过日子的一部分,村里老老少少张口能唱,捻手能弹。尹成恩是弦子戏的第9代传人,当年他妻子刚过世没两天,就随戏班子唱戏了,别人问能唱得下去吗?他说“哭和唱一个味,我把所有的念想都表达在戏里,入戏的时候,就忘了一切”!外地人的印象里,整个北沿汶全村就是个大戏班子,有这么句话,叫“北沿汶的驴一张嘴就是娃娃调,北沿汶的鸡一打鸣都是黄莺腔”!“行走歌于途,坐卧哼四弦”,反映了全村人痴迷于弦子戏的盛况。
酒桌上、庭院边就这么唱起来早先年,主要是赶集会、赶庙会,或是大户人家去唱堂会。但北沿汶的弦子戏有个特点,所有的剧目几乎都是喜剧,戏班子也从来不参与白公事演出。解放前,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为了配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形势,村里的剧团编演了很多新戏,如《边联县里探消息》、《大扩军》等,为鼓舞军心民心起了很大作用。土地改革后,村里规定,参加戏班子演出顶整劳力一天的工分,这样演员能专心投入地演戏和表演,弦子戏的发展迎来一个高潮,演职人员最多时曾达80多人,演出剧目30多个,涌现出尹成家、尹成恩、尹尚东、杨成太、尹作江、尹继增等一批有着深厚表演功力的演员。年,代表当时的沂水县参加了全临沂地区文艺汇演,《雀山搬兵》、《西湖游景》等剧获了大奖。走过了文革的停滞期后,尹继周等人又重新拉起戏班子,编排了弦子戏《喜迎宝书》、《煎饼歌》等剧目,参加了临沂地区文艺汇演,移植了《战地新曲》、《杨门女将》、《三登门》《娶女婿》等剧目,让古老的弦子戏走上新生,每年演出百余场次。不管是在沂南,还是在沂水、临沂、蒙阴、费县,只要北沿汶弦子戏的锣鼓家什一响,集会上说书、快板、杂耍、打拳的场子上就空了,集上的人四面八方的围过来,很多人是“宁愿荒了地,也舍不得弦子戏”,足见受欢迎的程度。
上一世纪的集市演出剧照到了90年代后期,在电视、电影、流行音乐等新文艺形式的冲击下,人们失去了对弦子戏的依赖。土地实行联产承包后,演员们忙着种自家的责任田,戏班子就停止了活动。眼看着百年传承难以接续,这可急坏了尹作安、刘长胜、尹纪范、尹作允这些老戏骨,对他们来说,三天不“嗯嗯安安”,就吃不好睡不香,再说,把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这么丢下了,心里是一万个不全舍得。于是,他们每每在空闲时候,相约在尹作安的旧宅里,凭着兴致唱上一段。村里的杨志富,后来也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由于在外工作多年,眼界相对开阔,他请市县的戏剧专家,对弦子戏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用工尺谱和简谱两种形式记下所有的调式,对传统剧目中一些过时的、不健康、不符合现在舞台表现形式的东西进行合理删减,在唱腔设计和伴奏上也加以改进,使其更容易让观众接受。通过一段一段、一本一本的回忆、推敲,整理出四十多个弦子戏演唱和伴奏曲牌,17个传统剧目。这期间,难度最大的是记谱,用简谱记录弦子戏曲调,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前几年,省城济南有几位戏剧专家也曾经做过尝试,但他们记的谱唱出来完全不是弦子戏的味。幸运的是,由于是本乡人,他们几个老兄弟记出的谱,让没接触过弦子戏演员唱出来,也味道十足。
吃完晚饭来说戏寒冬里坚持排练经过努力,沂南县北沿汶村弦子戏剧团重新成立,新编了《传家宝》、《喜看旅游生态新农村》等多出反映新时代要求,表现新农村面貌的剧目,伦秀云、郭春花、尹桂湘、王素花、尹冬冬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成长起来了。剧团与红石寨景区签订常年演出的合同,剧团还参加了县里的戏曲下乡活动,多次在市县各类戏曲大赛和艺术活动中获奖,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艺术团体荣誉称号。年正月初十,他们排练了全场戏《改金牌》,参加了临沂市文化部门的调演活动,获得巨大成功。
简陋的舞台参加临沂市里的调演北沿汶的弦子戏确实不应该沉沦、寂灭,它保留着秦风汉韵,嵌含着唐宋曲牌,融入了元明清时期北方流行的各种声腔俗曲小令,是沂南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种乡愁无可言说,有一种乡愁永留记忆,让我们在汶水之畔的弦歌声声中,寻找里面刻录下来的先民的记忆,打开对沂蒙大地灿烂文明的丰富幻想吧。
弦子戏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