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镇成人形席镇古人压物有奇招无线临
2023/1/12 来源:不详姓名:
错金铜镇(汉)席镇俑
出土时间:
年8月
现址:
市博物馆二楼展厅
规格:
一件高9厘米;一件高9.2厘米;一件高8.3厘米。
成分:
铜,局部错金
特点:
俑形态逼真,造型生动
出土地:
李官乡石家屯村原诸葛墓出土,国家二级文物。
本期我们从年临沂李官出土的汉代文物——席镇(国家一级文物)说起,它们一组三件,拳头般大小,三件俑形态逼真,高度在9厘米左右;最宽的一件约8厘米,最窄的一件宽度为4.8厘米,还有一件6.4厘米。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俑梳起了高高的发髻,它们身着交祍长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三镇成人形,跽坐。材质为铜,局部错金。
完整的席镇一般是一套四枚,但这组文物只有三件,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组文物在出土时墓是遭受了破坏的,因此少了一件俑。
这组栩栩如生的文物,看似是摆件,实际是席镇,是用来压住席子四个角的用具。镇,《广雅·释诂》解释为:“镇,重也。”就是用重物安定物件。镇的材质多采用较重的材质,如铜、铁、玉、石等,以青铜镇最为常见。据了解,隋唐以后还出现象牙、陶瓷、竹、木等质地的镇,功用也随之发生变化,最为常见的便是文房中的镇尺,作镇纸之用。
席镇在战国时期便已流行,至西汉时达到鼎盛,镇的制作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关于镇材质的多样,从一些古代文献的记载也可见一斑:《楚辞·湘夫人》记载着:“白玉兮为镇”;西汉文学家邹阳在《酒赋》中曾曰:“安广坐,列雕屏,绡绮为席,犀璩为镇。”
在中国古代的房间里,陈设多为矮床、屏风、几案等。据史料记载,在唐宋以前,人们都是直接坐在地面所铺的席子上的,而席镇则是用作避免牵羁衣或物的镇体。有历史资料显示,多数镇被做成了动物形状,常见的有虎、豹、貔貅、羊、鹿、熊、龟、蛇等。
资料记载
古代贵族:居必有席
席子的摆放位置有要求吗?的确,古人布席讲究位要正,也就是席子要跟房屋的墙面平行或者垂直,摆得正了才能坐下,孔子在正规场合就严守“席不正,不坐”的准则。
《礼记》曰:“群居五人,长者必异席。”也就是说,如果有五人以上相聚,则应把长者安置于另外的席上,这称为“异席”,这是尊贵的表现。而独坐时,则以中为尊,卑贱者不能居中。既为人子,即使独坐时也只能靠边坐在席子上。凡此种种,规矩颇多。因此,为了保持席正,需要压以重物,就需要席镇来镇。尤其对于贵族来说,“居必有席”,否则那就是“不席而坐”,同样是违背礼制的。一般而言,一席坐四人,四人共坐时,席端为尊者之位。
古代席地而坐的讲究很多。比如在遥远的周代,就有严格的“五席”制度,也就是说,不同身份的人,坐下的时候,能够铺的席子层数都是由礼制规定好的。《礼记》中记载:“天子之席五重,而诸侯用三重,大夫再重。”周天子坐下的时候,屁股底下可以铺五层席子,诸侯可以铺三层,大夫就只能铺两层。《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这就是当时入室后的起码礼节。古代君臣之间谈话是严肃的,故一般必须使用坐的姿态。贾谊与汉文帝谈“至夜半,文帝前席”。在跪坐的姿态下,汉文帝听得入耳,他的膝盖就不知不觉地在席上前移。
琅琊五圣之一的宗圣曾子,晚年临终的时候,突然想起,为了让他躺得舒服些,弟子们在他身下多铺了一层大夫季孙氏送的华美席子,便要求弟子们给自己撤掉,因为他一生没有过大夫的身份,按照礼制是不可以用两重席子的。哪怕是生命到了最后,曾子都还在修身守礼,事实上,在席子撤换好之前,他就去世了。
相关
“席”到“椅”文化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西域的椅子、折凳等坐具陆续传入中国,从此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才由坐在地上逐渐变成坐在椅子上。
隋、唐时代,席地而坐与垂足而坐两种生活习惯已经同时并存,透过现存的绘画作品可发现,宋、元时期,垂足坐的椅、凳及高型桌、台、案等家具已大量存在,而传统床榻等席地而坐的家具,其坐面与地面的距离亦已升高。可见垂足坐家具已稳固地占据宋、元家具的主导地位。
▼配角
鎏金铜镇(三国)
目前藏于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是由文物店转入,材质铜胎,鎏金大多剥落。整体造型为猛虎与牛撕咬。虎后足站立,左前足压牛角,右前足搭于牛背之上,张口吞噬牛背;牛作低头相抵状;虎、牛之下有一龟,周身镂空,可活动。底座一周有七个突起,平底。
鎏金鸳鸯铜镇(汉)
目前藏于郯城县文物管理所,年郯城街道白溪汪村汉墓出土,器身通体鎏金,整体呈椭圆形,鸳鸯躯体蜷伏成半球形,头部作回首状,头与颈伏着于背正中,造型紧凑,上部浑圆,底部面积较大。
临报融媒记者刘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