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闪话说老郯城之二郯国故城北老城

2022/12/19 来源:不详

北京荨麻疹医院治疗 http://m.39.net/pf/a_9204186.html

作者乔闪先生

编者注:此文为琅琊文史专家乔闪先生历时多年完成的又一力作。作者以严谨的考证态度,将翔实的文献史料,以细腻的文笔把老郯城的前生今世呈现给大家。这是包括海州、赣榆、东海、临沭等古郯国区域内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因篇幅很长,孔明百科网按作者所分:少昊之国(“古郯子国”)、郯国故城(“北老城”)、元明清古城(“碌碡城”)、民国旧郯城四部分予以转载。

一、少昊之国(“古郯子国”)……

二、郯国故城(“北老城”)

郯子湖胜景

郯国是少昊后裔郯子的封地,郯国故城是西周至战国初期郯国的都城。其遗址所在地,坐落在县城驻地北部北关片区的高地上,即今护城河(郯子湖)北岸,县城北关,与后来的县城驻地仅隔一条护城河。

故城西北隅设有县第一中学老校区,东北角为原县公路局,东南隅为原县教育局、林业局、农机局和郯子公园等,西南角为县干休所,中、西部为北关的几个自然村落。西北角距故城米处为北马庄村,北部距故城约米处为官路口村,国道从故城址东部南北纵贯而过。

~年,省、市、县文物部门先后4次对郯国故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并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工作,对城墙作了解剖。郯国故城城廓遗址呈不平行的四边形,周长为米。城墙是古代城邑的重要防御设施,郯国故城的东墙长米,西墙米,南墙米,北墙米,系用黄黏土夯筑而成,夯层厚约10厘米。夯层间杂以草秸,可以防粘并固墙,而且每隔0.6~1米铺上一层木棍,如同现在的钢筋一样,起到加固墙体的作用。墙基宽40米,顶部宽15米,墙高40米,故城面积约万平方米。故城内的城址遗存文化层,主要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堆积,现存城墙的初建年代当在战国-秦汉时期,系黄土夯筑而成,每层厚约10~20厘米,北墙中部一段夯层厚约40~50厘米,夯距为5~8厘米,墙基宽约35~40米。春秋时期这里居住的范围较小,主要在故城的中南部,即现在的郯城东方红小学位置。从断崖观察,发现文化堆积较厚,第一层为耕土层,厚约0.4米;第二层为近代扰乱层,土呈黄褐色,厚约0.5~1米;第三层为唐宋文化层,灰褐色土,厚约1~1.5米,内含部分唐宋瓷片及碎陶片;第四层汉代文化层,灰土厚约1.5~3.5米,内含大量汉代陶片、筒瓦、棱纹砖、夹砂绳纹灰陶片等,第五层,黑色黏土,较坚硬,厚约3.5~4米,内含部分汉代陶代陶片及战国时期的鬲足等。

现故城南墙无存,东墙残垣断壁断续可见,只有北墙、西墙局部较为完整,郯城一中老校区院内西北隅一段故城墙保存尚好,一般高度为4~5米,城墙上植有松柏、国槐,间有山枣、荆条等灌木丛,两面砌有砖墙和护坡,最高处约有10米。

从发掘的资料、报告来看,该城墙始建于战国至汉代,此前城址未找到,在县教育局家属院(今东方红小学东邻)西墙外发现春秋时铜盘、铜匜(yí)、蚁鼻钱等。附近村民在深翻土地、挖沟筑渠时,也经常挖出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的残陶片、石斧、瓦当、残陶豆等,出土过铜盘、贝币、秦半两、楚国鬼脸钱及汉五铢钱等,发现了直径约50~70厘米的缸瓦井。

郯城北老城的南门老照片

故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均以青石构筑而成。其中,北大门遗址,位于郯城一中老校区东北方向,原官路口村南古城墙的一个较大缺口即是。西大门遗址,在郯城一中南、原工农大桥以西,马家河偏南处,新中国成立前尚有青石门基存在。东大门遗址,在原天齐庙(即东岳庙)前偏东处,民国初年尚有红石基。南大门,在原火神庙东侧,面向南面的新城河,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尚存(系重修),门楼上嵌镌有“郯子故里”四字的青石匾额。

城内布局与城门的设置和城内道路的走向有直接关系。故城内有槽子路、社稷坛、帅军台和一贯书院等。其中,在北老城里的槽子路,与四门相通,路面低于地面五六米,最低者甚至在10米以下,将老城区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域。其他一些小路也都低于地面,十几个村庄分布于形似蛛网的地面上。俗语说:“千年的古路走成河”,这说明,非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不能形成槽子路这样的“地貌”。

根据历史记载,故城内及附近有不少古遗址。有相当多的古迹,已在历代战乱中相继毁掉,今已无存。

郯国故城图

社稷坛。为古代郯国国君祭祀土地和五谷神之处,故址位于北关胡庄前,原有2亩左右的一块坛地,历来系“约地”(地保)耕种,不向官府纳粮。社是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长,土地载育万物,五谷养育民众,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以农为本,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设坛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后来“社稷”被用来代指国家。

邑厉坛。故址在北关七街东,原后堂子庙前有石碑,今已毁掉。据乾隆《郯城县志》记载:“邑厉坛每年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祭无祀鬼神于城之北郊。”无祀鬼神即未列入官方祭典的鬼神,民间称之为孤魂野鬼。

郯国宫殿故址。据故老传说,现北关二街鬼汪南涯一带系古郯国宫殿故址,过去在这一带发现过古钱、古残砖瓦。

东仓。现位于北关五街原天齐庙北一带地区,当地民众习惯称其为东仓,系古仓房故址。有人曾在此挖出钱范、古钱币等古物,说明该古仓房不仅储藏粮食,还储存其他物资。

郯公剑拓图(作应为乍)

郯公剑。21世纪初,洛阳文物协会征集的一把春秋晚期的郯公剑,剑的制作采用复合成形技术,刚柔相依。其铭文“郯公坤母自乍用金”,采用金错工艺,美术字体迂曲婉挺、修颀秀丽,富于装饰效果,为春秋晚期吴越国所造,剑光折射出一段古郯国的辉煌历史。

看花台。据县志记载,在故城内,台下有玩花池,郯子曾于此赏玩花卉,另一处在归昌东南的湖泊中,清乾隆年间“仅存遗址,大水不没,人以为异。”

护城河和城壕。在城址东,利用墨河故渎作为护城河;故城北、西、南三面则靠人工挖掘的城壕,古称马家河,一般宽10米、深三米左右,以此连通白马河、墨河。这样,护城河、城壕和城墙形成双重防御体系。

帅军台。在故城外东北隅原县公路局附近,原有沙丘高埠隆起部分,后高前低,前面平坦开阔,传说为郯子阅兵古台遗址,俗称沙台或帅军台(也讹为晒金台)。这一带后靠古墨泉,墨河西侧紧邻故城,前面是由东门向东的大道,出土过石斧、绳纹陶片、残陶鬲等。

郯城墨泉公园

古墨泉、墨河。古墨泉遗址在故城东北隅外一里许,南面离故城约米,北与杨汪相邻,系古郯名泉。据记载:“泉形宽六丈,长十四丈,深丈余。”如今已开辟为墨泉公园。该泉为墨河发源地,闻名遐迩。旧志说墨河为“古郯子运道也”,泉水流出后,沿帅军台东南而下,经颜场、白溪汪、归昌、杨集流入古邳州、宿迁,河称“皂河”,最后注入沭河、古泗水。据说墨河流水中央形成墨线一条,色如墨汁,直至下游砚台村始散。传说古郯大地因为有墨泉的孕育,才“儒林继起,文人递出”,“前鲍后徐,珠辉璧映”。可惜该泉于明代淤塞,有清一朝至民初,主政者及好事者曾多次挖掘寻找墨泉、疏浚墨河。

先农坛。故城东南约一华里处,现前八蜡庙前村西北隅,原有二三十米高之土台,先名“迎春台”,为国君祭农神之处,又名先农坛。每年立春日,郯子率群臣百官,举迎春礼于其上,并与群臣分别扶犁破土,以示农事将至,劝农力耕。后建八蜡庙于台上。

一门三侯爵的于公之墓

汉于公墓,在县城西二里,今县城西外环内侧,坟墓东西宽米,南北长米,中心封土高7米,占地二亩多,保存较完整,墓前有清康熙三十九年郯城知县赵节重立石碑一幢,碑文为“汉于公墓”。于公,名睿,为汉相于定国之父,精通法律,曾任县狱吏、郡决曹,以德治狱,秉公办案,敦促新任太守杀牛祭祀孝妇冢,并在墓前树立标识旌表,为东海孝妇昭雪平冤,千古称颂。他死后,当地人都十分怀念,凡路过之人自动兜土添坟。于定国墓,“在于公墓前大沟南”,今已湮没无踪迹。

已是省级文保单位的东海孝妇塚

汉东海孝妇冢。位于县城东2.5公里外环路旁,是一座五六米高的汉代坟冢,孝妇婆媳俩的坟墓合二为一,顶端自上而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分界线,周长80米,占地近半亩,保存完好。冢前有石碑两座,一是康熙三十四年(年)所立,另一是光绪三十年(年)所建。东海孝妇,汉宣帝时郯城人,其事迹最早在《汉书·于定国传》中被提及,后来干宝《搜神记》完善了该故事。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以此为原型,创作了《感天动地窦娥冤》,使得东海孝妇的事迹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

青铜颖簋及立轴。古郯国遗珍“青铜颖簋”,皮壳油绿,上有铭文:“颖作宝尊彝”,清代光绪年间出土于郯城,为大收藏家许延暄旧藏、端方(~,清末大臣,金石学家,满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递藏,传承有序。端方盛赞此颖簋“海内古今第一”,后由民国大古董商姚叔来带去美国,再入纽约阿瑟·赛克勒博士收藏。年,端方亲手绘制了《西周早期·青铜颖簋及端方原题跋颖簋全形绘立轴》。从立轴跋文可知,晚清至民国金石、古文字大家端方、吴大澂、郭沫若、方浚益皆对颖簋的器型、年代、铭文、国属有过考释研究,认为是西周初年古郯国遗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年7月6日,在西泠印社春拍中,该立轴成交价万人民币。

西周早期青铜颖簋及立轴

20世纪末,郯城先后发掘了西汉制陶作坊遗址、冶铁作坊遗址和战国古墓群遗址。古制陶作坊遗址位于一中老校区院内中部,北距故城北墙约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年底,扩建教学楼挖基槽时,发现带有陶井圈的水井4眼,井深3~4米,出土陶拍、转盘、陶坯支座等大量制陶用具和残陶器。年底,在实验楼前挖基槽时,又发现残陶窑及陶拍、陶坯支座及罐耳、印模等众多制陶用具,反映了当时郯城制陶手工业的发达。西汉冶铁作坊遗址,位于北关二村西南约米处菜园地内,呈凸形,南北长90米,东西宽80米,总面积平方米,年底发现。该遗址有窑炉、灰坑,出土了大量残铁块、铁板、陶器残片、残石范等,所出土铁板虽久埋地下而未生锈,坑底不规则地分布着26个铁坯、模具。战国早中期古墓群遗址。年2月在郯城二中校园内发现,共清理出三座东周墓葬,在该墓群出土了青铜编钟8件、鼎1件,陶器有编磬13件、鼎6件、豆12件、鬲6件、瓮9件。

郯庙遗址

郯子庙。又名“三圣庙”,清乾隆《郯城县志·秩祀志·卷之六》记载:“郯子庙在城南十五里寨子社。创建无考。”郯子庙位于县城南十里曹村西南,墨河东岸。年(万历三十二年)乡民朱运重修;年(万历四十一年)邑廪生蒋体道“泐石表之”(立碑纪念)。年(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时倒塌,道人杨守性又募捐修复。盛时占地10余亩,面南而建,大门系“一高两低”3间房,中间是大门,高于东西两间房。进大门便是院落,东西两边各有3间廊房,正北面为大殿,房屋高大,前有走廊,四根红石棱柱整齐排列,由房舍院落和戏台两大部分组成。北为庙宇,南庙门前50米是戏台。庙宇墙壁均为青砖所砌,朴素无华。大殿走廊前的两根明柱上镌刻着楷书联文:“居郯子故墉纵千载犹沾帝德,近圣人倾盖虽万年如坐春风”,联文系双沟体楷书。中间两柱上雕有盘龙花纹。大殿正中靠北,塑郯子泥像,金面彩身。像上靠墙顶檐悬木质横匾一块,上刻“其超一也”4个大字,红底黑字,字约50厘米见方,系沂防营统领张培荣于民国四年捐赠。东间靠北塑有孔子泥像,脸色稍黑,双手向上伸开,叠抱前胸。西间靠北塑有老子泥像,白脸银须,发髻横插如意,怀抱一大如意。东西两山靠墙处,塑有“四贤”泥质站像,相对而立。东山墙处北为颜回,南为曾参;西山墙处北为子思,南为孟轲。现庙址仅存土台约2亩、石碑4块、古槐1株,此株古槐系明代所植。

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岁月的风霜已经摧垮了郯国故城曾经坚固的城墙。现存故城残墙高3~4米,墙基宽35~45米,宽阔的土堆上长满了松柏和古槐,每年阳春三月,满树洁白的槐花,香气浓郁。

立于一中大门南侧的国家文保碑

郯国故城是山东省年代较早、面积较大、保护较好的古城址之一,对于研究东夷古国史和古代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统一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年12月23日,故城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在故城东北隅立有碑记;年6月8日,故城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迄今为止郯城县唯一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8月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了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郯城县郯国故城北城墙外围综合整治工程的请示》(临政报〔〕21号)。

作者简介:

乔闪,中学高级教师,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年被郯城县人民政府授予“《郯城县志》编修先进个人”。雅好方志,特别是古郯文化、沂蒙地区文化和东夷文化,主编《简明郯文化读本》《郯城县中小学廉洁教育读本》等校本课程用书。

注:本文由孔明百科网报道,转载需经乔闪先生授权。(编辑:张新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