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走出的农民育种家张华痴迷育种20年
2023/3/30 来源:不详浓眉大眼,背微驼,手臂黝黑,常年被阳光炙晒留下的片片斑点清晰可见。今年51岁的张华是郯城县一名普通农民,却在当地有个响当当的名号:“农民育种家”。脑瓜灵、胆子大、见识广,和那些土生土长、常年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的农民相比,张华显得与众不同。记者第一次见到张华,是在他的试验田里,当时汗珠子不停地从张华的脸上滚落,和记者聊起“水稻育种经”一股子自信、自豪之气立马飞扬起来。
扔掉“铁饭碗”,贷款2万元育种打水漂
20岁那年,张华在郯城县一家国营企业上班,工作闲暇之余,他会跟着身为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的父亲到各个乡镇的村庄搞农技推广。张华发现,每到一处,当地的村民都会提出,粮食产量很低,希望能寻找到一种高产的水稻良种。
年,27岁的张华被组织调到郯城县红花镇政府工作。看到致富心切的农民对良种的渴求,张华被深深地震撼着。30岁时,凭着对农业的挚爱和热情,在别人不理解的眼光里,张华毅然辞去了“铁饭碗”工作,瞄准了农业高端“种子选育”这一课题,把攻克作物育种难题,为农民选育出更好的水稻新品种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当年手头没有积蓄,从银行贷款2万元搞水稻育种。”张华告诉记者,他租用村集体亩耕地,为一家国营种子公司进行大白菜杂交制种和水稻良种繁育。但是,由于技术控制不到位,导致繁育的良种不达标,种子公司拒绝收购,第一批种子全部报废,2万元贷款打了水漂。
刻苦钻研,开启艰难的农业科研之路
农业科研项目不同于其它行业,不仅需要常年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吃苦受累,同时还需要滴水穿石的恒心。初战失利,并没有让张华放弃,而是让他更清醒的认识到,农业也有深奥的门道,激情不能代表科学,必须系统掌握农业专业技术。
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张华买来专业书籍,在田间地头自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植物病虫害学、种子学、应用概率统计等理论专业知识。“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坐着班车赶到几百里外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的专家教授。”回忆起那段岁月,张华仍感慨万千。
不仅如此,张华还报名参加了山东农业大学的业余函授班。结合自己育种实践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张华很快学会了剪颖授粉、父母本选择、系统选育等实践方法,还系统学习掌握了稻麦育种高产栽培专业理论。“曾经专门去长沙找到了袁隆平院士,请教学习水稻杂种理论知识。”这一趟长沙行,袁隆平院士对张华的做法给与了高度评价和指点。老一辈农业专家的经历让张华明白,农业科研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吃得了平常人吃不了的苦,耐得了平常人不能承受的寂寞和失败。
20年如一日,自主选育多份优良稻麦品系
每天,张华都会拿着小本子,挽起衣袖和裤脚,俯身在田地里,认真观察记录水稻今天长得多高?有没有发新芽、抽穗?……每一株都是杂交后代中的唯一变数,张华需要从这些杂交后代中寻找最好的优良单株,整个过程的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从春天种子入土萌发、秧苗开始生长到秋季种子收割,一年中好几个月时间,张华都是一身泥水呆在育种田,观察记载每一粒种子、每一棵秧苗性状,啥时萌发、啥时抽穗、穗粒数多不多,米质好不好、结实率高不高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综合考量。在张华看来,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农业育种更是这样。没有科研团队,张华的每一次试验,都是独立完成。“经过国家3-5年的严格筛选,只有表现突出的品种才能胜出取得审定证书。”张华说,审定合格就说明这个品种“毕业了”,可以推广给农民大面积种植了。
20年如一日,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华潜心钻研农业良种研发,自主选育了优良稻麦品系多份,通过国家级和省级审定的稻麦新品种8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5项、获专利13项,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励11项,在我国黄淮地区推广水稻新品种面积达万亩,新增经济社会效益6亿多元,为国家稻米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心系农民,立志做稻田里的“守望者”
“心系农民,让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在育种工作中,张华坚持农民群众观点,以农民喜欢不喜欢、农民认可不认可为品种评判标准,这样育出的新品种才能更接地气、农民更喜欢种植。“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群众看禾选种,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张华表示,为了增强示范推广效果,他都亲自安排示范田块,手把手帮助农户种好新品种,组织周围群众观摩。他的事迹得到上级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