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浦老街十八年的东海灌云县域之争,以划
2023/3/19 来源:不详今日龙尾河
龙尾河是一条南北向的自然河流,源自海州区锦屏镇许庄,全长5.2公里,进入市区经华联商场西侧至沈圩桥东首入大浦河出海,是市区东、西盐河之间的一条排水干河。
清末海州为直隶州,辖赣榆、沭阳二县,进入民国撤州改县,海州所辖沭阳、赣榆二县分置,海州本州改为东海县,范围东起高公岛,西至郯城县,南自安东县(涟水县),北达赣榆县。
年4月11日,北洋政府江苏都督以第十三号令,析东海县为东海、灌云二县,从东海县50镇中划出板浦、大伊、湖坊、东路、西路、莞北、莞渎、新安、张店、铁牛11镇为新的县置,以境内灌河、云台山各取一字,称灌云县,县治板浦镇。
解放初龙尾河上石桥这一划分引起了东海县士绅、民众的强烈不满,以为不公。从海州到东海都是以海命名,虽从东海50镇中分出11镇置灌云县,但从东西连岛到临洪口、大浦,再到灌河口,所有海域尽归灌云,新浦与大浦分离,连出海口临洪口也属灌云,新浦有城无港,东海县有县无海。
盐业在当时是财税主要来源,淮北的济南场、板浦场、中正场、莞渎诸盐场,盐田顷,苇荡营田倾,悉数尽归灌云。东海县政府指出,分治后县财税收入流失八成。
农业方面肥沃土地多在东路镇(今南城镇)、西路镇(今朝阳镇)及杨集之地。清时东海39镇应完糟米石,而西路镇(今朝阳镇)一镇则石,分治后东海县成为农业穷困封闭县。(市桥人家原创:马鉴尧。)
东海县提出“分治不公”,反对拆分。晚清四大才子、清邮传部主政朱路,不忍看到东海丢掉海岸与大片沃土,渔盐之利一无所有,于是挺身而出,联络李培贤等人上书省督,力陈分县之不公。学政黄道传组织人签名,上书袁世凯,陈述省督没有得到东海人同意,偏听一面之词,指分不公,要求省督撤回成命。
清代海州本州以州城为中心,称东海部分为西北乡,灌云部分为东南乡,灌云的土地大都集中在海州各大姓手中,尤以沈家、杨家为甚,那杨集就因杨家地多而名。
沈云沛与许鼎霖创办的“海赣垦牧公司”,沿海滩涂新生之地,北从临洪口鸡心滩,南至灌河口燕尾滩,土地面积余亩,享受开发优惠,自官府购得,引起东南乡士绅不满。
清末以来,两淮盐业,淮北之盐已超淮南,淮北盐业四大场三家在东南乡,仅济南场产盐,其产盐量等同于淮南,超过淮北半数。盐税收入丰厚,盐商交完国家部分,余地方税种归地方财政,而东海籍盐商在淮北盐业中举足轻重,灌云籍士绅对此如鲠在喉,力欲早日摆脱这种困境。
整理中的龙尾河民国初年撤州改县,省督认为海州土地辽阔,民风强悍,治理其难,应一析为二。这给灌云籍士绅以希望,是为脱离苦海机会。在省灌云籍人士邵长镕、张福来等,在省里做事,与总督熟识,遂联络在省乡亲,商议脱离海州。
由张伟如出面向省临时议会议长张謇呈报,得到支持,邵治田以省议员身份提出商量好的议案,送交省临时参议会获得通过,待东海籍人士得知已为事实。
海灌分置议案通过,在海州城内引起强烈反响,有反对析分的,有言撤州改县无法改变,但要归还东、西路两镇。东海人印制《东海人民呼吁书》在省城广为散发,秉述析分不公,伤害了东海民众之心。
灌云人则以《灌云县十一镇人民伤心史》、《东海人民呼吁书驳议》回应,在省城双方各执一词,对立严重。当年省参议会虑及新浦出海口需要,将临洪口归属东海县。
年4月省议会第四会议,东海代表吴宝芳提出东灌不能分县案,东西路两镇派出代表到会,要求仍归东海。灌云代表宋球、赵镇请议东灌不能合并案,并请出东西路镇中苍梧等5乡议事会成员,提呈东西路两镇应属灌云,不能归附东海。
两县矛盾激烈,东海县拒不交出东、西路两镇田粮征税名册,收获季节派出武装人员前往征粮。灌云县得知派出武装马队赶往现场,抓捕东海委员及随从,押往板浦拘禁。东海方面以此为由,组织两镇代表人上书江苏都督,表明乡民要求归属东海。
两县疆域争执还另有隐形一面,邮传部署理尚书沈云沛,力主陇海铁路东延海州,遭到张謇反对,其提出自徐州折向清江南下通州方案,在清邮传部受阻。此时临时议会议长张謇,支持海灌分治态度就显得耐人寻味。若陇海铁路通达海州,大浦将是建港选择,双方对经济前景心照不宣,都想着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年陇海铁路即将铺筑海州,海灌争界交涉愈发激烈,有传说港口将定在临洪口,大浦成了争执热点,东海人士认识到铁路通达,商埠即开商业前景诱人,意欲夺回大浦。海州城内官府及士绅,聚集在关庙巷关帝庙内开会,搜集证据提出应对方案。灌云方面则有县知事出面,约集地方土绅,为防东海争夺大浦,商议如何将新浦一并收回。
事件终于爆发,次年陇海铁路局为筑路之需,购买沈氏海赣垦牧公司大浦土地,钱款交讫地籍转移。灌云县教育局表示抗议,认为此乃县属学田,陇海路局不应将款付与海州沈仲长,应交于县教育局。双方各电呈省督及省教育厅,各诉其理,指责对方。
两县界域之争,随着陇海铁路通达新浦、大浦,争执愈发激烈,两县议员在省议会展开角力,互不相让。江苏省政府为平息两县之争,请沭阳县县长作为中人,依据历史、地理关系,出面调停。
几经周折数次反复,历两任沭阳县县长实地勘察,梳理证据,提出以新浦龙尾河为两县之界,提交省政府。年江苏省政府第二九七次会议决议,新浦、大浦归属东海县。至此东海、灌云拖了18年的县界之争告一段落。(市桥人家原创:马鉴尧。)
参阅资料:
《申报》年4月19日,要件.江苏省议会审查报告书。
《申报》年5月29日,专件.江苏省会议决案。
《申报》年10月17日,地方通信.东海。
《申报》年5月10日,国内要闻.南京快信。
《申报》年6月26日,地方通信.东海。
《民初东灌分治始末》刘洪石。
《民国时期海属县市建制区划沿革既档案文献选编》连云港市档案馆,年3月。
图片一、三作者摄,余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