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粮之外,乡村振兴有啥招鲁南粮仓找到
2022/12/21 来源:不详来源:科技日报
产粮之外,乡村振兴有啥招?“鲁南粮仓”找到答案
乡村振兴系列报道⑥
一方面,郯城是产粮大县,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粮食主产区”的事实,“耕地红线”的存在,意味着其他产业发展面临空间上的局促性。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利用率,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刘连栋山东省郯城县委书记
走进山东临沂市郯城县高大制帽厂的车间,圆顶、空顶、平顶草帽,黑色、棕色、红色的草帽……各式各样、数以万计的草帽,让参观者目不暇接。自称“草帽姐”的企业创始人徐景雪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我们利用当地劳动力编织的草帽,大部分出口,每年订单上千万元。”
在山东郯城,类似的制帽企业还有不少。心灵手巧的郯城人利用身为“中国杞柳之乡”的优势,编织出各式草帽,拿到市场变现,找到了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
长久以来,作为山东省第一商品粮大县,郯城县为国家持续供应着优质粮食,“鲁南粮仓”名不虚传。但摆在郯城县委书记刘连栋面前的难题在于:在粮食之外,乡村振兴靠什么?
现在,他已经有了答案。
“一棵树”撑起20亿元的产业链
在郯城城区与京沪高速之间,一个占地亩的医药产业园区已经崛起,它既是郯城新旧动能转换的“拳头作品”,更承载着当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独特探索。记者发现,该园区以银杏提取物药用价值为产业基础,突出中医药特色,培育高端原料药产业集群,构建医药生产、医疗器械、食品、保健品等大健康产业链。
“银杏是郯城的第一金字招牌,也是郯城的重要名片。”在刘连栋看来,上述园区为擦亮郯城的金字招牌提供了明确答案。
郯城地处沂沭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肥沃,气候条件适宜,银杏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银杏集中产区。这里有百年生以上古银杏树3万余株,保存着9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古银杏树群落,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沿沂河形成10公里长的银杏古树长廊,全国闻名。
在当地,“一棵银杏树”撑起了一条产业链。目前,郯城银杏种植规模、银杏叶产量、定植株数位居全国四大银杏产区之首,从事银杏果、叶、苗及银杏加工产品经营的人员近10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银杏苗木及系列产品集散地,年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记者注意到,这里每年都举办银杏节。每当此时,来自天南地北的专家学者齐聚郯城,给当地带来了新灵感、新思路;同时,银杏节带来的人气流、资金流、技术流,改善了当地银杏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状况,提升了“郯城银杏”的含金量。
将银杏产业做深、做透,是刘连栋的发展思路,更透露出他对于求解“在粮食之外,乡村振兴靠什么”这一问题的逻辑。
“中国企业强”的如意算盘
沃野之上,麦香扑鼻。记者采访时,这里正值麦收季节。一辆辆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农民忙忙碌碌,脸上写满了丰收后的喜悦。
“郯城年均粮食总产71万余吨,可以说,每年能为每位中国老百姓的饭碗贡献一斤粮食。”郯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莫峰告诉记者,作为全省第一商品粮大县,郯城曾经连续7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多年来,这里持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稳粮田、保粮价、拓链条方面,精心谋策,让耕者有利、食者安心,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方面,郯城是产粮大县,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粮食主产区”的事实,“耕地红线”的存在,意味着其他产业发展面临空间上的局促性。刘连栋说,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利用率,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两年前,“中国企业强”五得利面粉集团将20亿元的项目落地郯城,该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瑞士布勒工艺和设备,日处理小麦能力达到吨。
五得利面粉集团董事长丹志民坦言,公司以前筹建子公司,从论证、考查、再论证、再考查,需费时1年;而落地郯城,从计划投资到签约,仅用了1个多月。五得利面粉集团落地之快,体现着丹志民的如意算盘:他看中了郯城超强的小麦供给能力,更看中了这里的产业环境。
记者了解到,郯城采取“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模式,着力开发粮食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等食品生产,涌现出华强面粉、瑞丰米业、广发米业等几十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
蹚出三大主导产业致富新路子
一口啃下去,小西瓜“沙瓤、齁甜”,让人印象深刻。在郯城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些礼品瓜被早早地预定。
该园区的技术顾问刘崇学告诉记者:“我们园区采用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模式,即政府建设园区,高新企业租赁,输出技术,带动大户,落脚点让百姓受益。”
不过,政府背书的园区与众不同。
这处园区还肩负3大使命,即培养农民技术员、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引领大户与推广模式。记者了解到,郯城的这种现代园区,已经在济南、菏泽复制出4个。
畜牧业也是郯城的主导产业之一。两个月前,该县提出“郯城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高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目标到年,提前五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这种雄心,让远在河南省的“中国企业强”牧原集团看在眼里。
再三斟酌之后,牧原集团将年出栏万头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扎根郯城。郯城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将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入养猪全程,肉品质量可知、可控、可追溯,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发现,无论是在粮食产业、银杏产业,还是在畜牧业中,类似的全产业链企业越来越多。在产业链为王的时代里,这种全链条模式,对于实现刘连栋设想的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利用率,至关重要。
“郯城的产业很有特色。”刘连栋告诉记者,“我们在粮食、银杏、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搞特色、挖深度,最终蹚出了自己的路子。”